目前是還在準備專題的學生,一直以來我對於業界的工作都非常關注。
我發現目前設計師分成兩種,一種比較偏向理念的實踐,藝術性和美學都很強,例如一些東方風格、文創或是特殊理念的桌椅,但不是太具有量產考量,就是很美、很常參展和被報導,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室。
另一派是比較技術型的,似乎就比較注重做出一些實際上好用的產品,但可能沒有太多理念,但商品都有推出到市場,這些人似乎很低調。
因為和選擇指導教授有很大的關係,想問各位前輩,如果我不是很有想法的人,是否應該朝向後者發展?這樣是不是在業界求職會比較容易?
目前是還在準備專題的學生,一直以來我對於業界的工作都非常關注。
我發現目前設計師分成兩種,一種比較偏向理念的實踐,藝術性和美學都很強,例如一些東方風格、文創或是特殊理念的桌椅,但不是太具有量產考量,就是很美、很常參展和被報導,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室。
另一派是比較技術型的,似乎就比較注重做出一些實際上好用的產品,但可能沒有太多理念,但商品都有推出到市場,這些人似乎很低調。
因為和選擇指導教授有很大的關係,想問各位前輩,如果我不是很有想法的人,是否應該朝向後者發展?這樣是不是在業界求職會比較容易?
我個人會覺得學生時期,只要能夠提出問題而且有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考能力就沒問題,找工作應該也無往不利,但邏輯兩字本身聽起來就有點理性。
你提到的感性部分其實大多數是在表達「自我」,而實際上設計是服務「他人」,我覺得還是偏向理性的,真的要做好這個工作,也許有沒有自己的想法不重要,而是有沒有「替人著想」(感性),達成目標(理性)。然後大師通常都是在兩者間取優雅平衡。
但我承認自己在學的時候也是感性優先的🚬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純粹是尚未接觸實務經驗,又被包裝打理過的「設計師形象」與設計教育所誤導,而產生的一種迷惑。簡單接接案子或去實習一下就不會有這種困頓了。
文中提到設計師似乎分成兩派,是因為只有看到終端產出的產品,以及允許被公開分享的公關故事,而沒有看到真正的產品開發的「過程」。
若實際參與了幾次完整的產品開發歷程,會發現設計師絕對不可能被歸納出固定的思考模式 ! 各個奇形怪狀的案子,唯有靈活地整合理性務實的生產、人因、成本條件,以及感性浪漫的文化、體驗、感受要素,才有辦法產出真正具市場競爭價值,同時能吸引資方與消費者,並可確實被投入市場驗證的產品。
如果偏執地單往一方向直行,論技術設計師絕對拚不過正統工程師,甚至是稍微有經驗的工廠;論感性美學也打不死有才的藝術家或善於行銷的品味家。身為設計師的價值在於整合,在於為人所不能。
另外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一下,身為設計師絕對沒有任何資格在任何一個場合說出自己沒有什麼想法。有這個意識的話,遑論業界,大概連指導老師那一關都會很難過.......
學生時期會覺得前者很酷,但出社會後發現實際上這條路沒那麼好走,理性還是必須,產品還是要面對市場競爭,所以現在覺得拿捏平衡才是藝術
學生的時候可以不用限制,就自由發展,出社會的選擇比較重要,偏向藝術的設計就像藝術家一樣要等出名,在在國外國內應該都是條辛苦的路
想知道+1 但個人認為這麼大的一個圈子 有不同種類的人本來就很正常@@
我只回答你重點
工業設計應該感性還是理性?
你有天賦手繪美工造型,而且有興趣 就感性的加入 "大公司" 進得去的話靠美學天賦就能過得很好
以後還有機會當大師(產品大賣的話)
你沒有天賦只有對設計產品有興趣,更不用想你根本不懂量產.
理性的設計師,靠的是培養跟經驗的堆積出來.不會是畢業一兩年就叫做設計師
設計師是別人給你的稱謂.
真的對設計有愛,找一個你喜歡的材質產業先去工廠蹲.
塑膠類就去模具廠. 以後開發塑膠類的產品問題就比較少.
最後
因為和選擇指導教授有很大的關係,想問各位前輩,如果我不是很有想法的人,
我跟你說 教授通常不懂量產,教授不懂很多東西的.
我都覺得台灣的工業設計變成這樣 有很大一部分是所謂的教授們害的
其實很多時候產品被選擇的原因都沒有到多理性吧
我個人覺得學生時期的作品可行性描述有就好,至少不要看起來就是87%不可能生產的東西
很多時候有客戶買單就是好產品,買單的原因可能是便宜、實用、視覺上看起來爽
都有可能,市場的價值觀也不是恆定的,也許國內不需要的東西在其他市場非常夯也說不定。
我覺得一開始先不要那麼快就篩選作品的方向,應該是各種都要嘗試。
你才有得選,你的客戶老闆才有得選。
做7個沒人理,第剩3個很吃香的話,其他7個收起來不展示即可。
而且好的東西一定是你自己有一定的量後才篩選出來的
沒有想法表示你應該不常去深入了解其他高手的想法
看的資料庫太少確實會很難有什麼新花樣
如同上面談的,我認為不要在一個想法剛萌生時就要篩選
[打開狄波諾的思考工具箱] 也許可以參考這本書,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不太會區分理性和感性(雖然我大多理性),不過您的困惑應該是在未來吧(工作)!……… 先說我產品設計的朋友大約分為:A.自己設計開發產品或接案設計 B.在上市公司慢慢磨,現在很多是經理階 C.設計得獎或是兼學校教職,圈內有聽過的………………我自己當年不懂,太有理想於是走了A,但跟您說真他媽的累(什麼到要會),那要有很大的熱情與EQ,回想起來,若可以重選我會走B輕鬆點(菸)……至於理性與感性重要嗎?……能控制自己的理性與感性嗎??……以上
珍惜學生時期吧~麻煩盡情的感性到爆!工作後自然而然就會理性到炸,因為每個設計細節都是錢~加油
都要有啊 這樣才有趣.....
Invite a user to answer:
搜尋 {{ type === types.MENTION ? 'addmaker.topic.mention.member.factory' : 'addmaker.topic.mention.topic' | l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