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並非專業,問個可能很笨的問題。很想知道為什麼比起真空成型、旋壓等等的金屬模具,射出成型的模具都是他們的10倍以上價格?大陸的模具又是如何壓低價格?是設計的成本居多還是製作的成本多?
(圖片來自 wikipedia)
嗯,這個我一定得回了,畢竟模具也是我的本科之一 XD
模具貴的重點其實不在於硬體,這些一般程度用錢買得到的東西,有錢就行了。
就像某些高檔材料跟機床,錢買不到的原因一樣。
模具是貴在人材養成。
你們覺得一個模具師傅多久才能算得上能用的?強者我同學本科畢業做了八年之後,還是覺得自己弱弱的。射出模好像八年很久,那衝壓模搞個八年才剛開始,養成時間如此之長的行業,說真的沒多少。為什麼養成時間會這麼長?因為如果不是企業內部的模具部門,每一個案件要處理的方式可能都不太一樣,材料、造型、機構、精度可能每次要求都不一樣,這不是一件事重複做N次,是做了N次不同的事。那在這種狀況下,經驗就會變得十分重要。如果透過參數想像不出成品,那試模的過程可能就會很慘烈,所以這報價純然是由於模具設計的能力在加值。
一組品質不佳的模具,再便宜都是浪費錢。一般在說的幾面開模、跑什麼滑塊、機構、吧啦吧啦,都是浮雲。本來功能多就貴,沒什麼好意外的。可是加上量產物料、人工、包裝、行銷成本,其實模具一組用十萬件去攤提是佔不了多少比率。一組新手做出來的模具,跟師傅等級做出來的模具,是不可能沒有差別的,只是可能誰都看不出來,只有在射出時才知道。大家都知道賣不出去的東西最不環保,射出一堆廢料的模具就是廢鐵。所以一組能量產的模具真的貴嗎?
而這樣的一個師傅要用多少錢才請得來?或是要養多久?經驗累積了八年之後,一個月沒給他個八萬十萬加分紅,他肯定跑的。一個師傅就要佔掉年薪120萬以上,一組模具開模45天,起跳沒個二三十萬合理嗎?那薪資後面再提一下。
射出模具這種東西,如果自己會畫,加工精度現在一般工廠都做得出來,單純看圖施工也不貴,很多規格零件都有量產品可以購買了。報價可以說都是附加價值,畢竟沒知識沒經驗是做不出可用模具的。
相較真空成型、旋壓這兩種基本都是2.5D的造型,但其實只有真空成型可以拿來跟射出成型比,因為真空成型能做的,射出應該都能做。但一個是只有公模,由大氣壓力執行母模功能,另一個則是將材料經由壓力注入模穴,差別很大。
旋壓就要拿來跟沖壓比較了,當然也是沖壓貴。但旋壓也有沖壓做不到的事,不過一般產品的層次,旋壓加工時間相較沖壓差了很多呢。沖壓做不好,下的都是廢料,模具基本也沒什麼好修的,壞了都是重做。旋壓只能做旋轉斷面的產品,沖壓的造型則更多樣化。但要論材流動的變化,這個就是沒看到幾年是領會不出來的。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有CAE啊,幹嘛不跑CAE?!軟體是這樣,參數和現實之間總有些誤差,毛邊會不會長,氣孔會不會明顯,合模到底變形有多少?有時跟本就沒算到那麼細,有時條件設進去,跑出來是一回事,射出來又是一回事。這時經驗就會變得非常重要了。
雖然這些工法兩兩相比複雜層次高低立判,但模具複雜度下降,當然價格就便宜。射出模具別說模穴加工層次如何,光是水路跑不好,加工時間拉長就會浪費很多錢的。但真空成型水路也簡單,造型也簡單,是要怎麼貴?
這些工法做的東西不同,所以這些是不能比較的。
自行車和機車和汽車能比嗎?但是高檔自行車也有比低價汽車貴的。
要說為什麼中國便宜?因為薪資跟環境是有關係的,就像台灣跟美國比,台灣很便宜的啊。中國還是開發中國家,局部並不代表全體。中國產業在台灣代工廠進入扶植之後,在低成本時期養成一個師傅,薪資成長到現在,相對的成本就是低。環境存活的成本低,自然他們判斷費用的基準也較低,加上出口補貼…有時便宜不是真的便宜。這也是國家的戰略之一,不過出口補貼這部份就離題了。
簡單來說,設計成本一直都低於製造成本,只是在於佔比高低。在開發中國家,往往是製造成本為主,設計成本也許只有10%不到。但先進國家,幣值不同,整體成本都會墊高,設計成本就算只是10%,價格也是比較高。但這些差異往往也會表現在產品上,當然如果是做簡單的產品,沒什麼難度的,也許會認為中國做得又好又便宜。這就像拿加法去問學霸跟吊車尾的同學一樣,測得出難度嗎?
但我也見過台灣有廠商做東西可以把價格壓到比中國低的。
至於要說做過什麼咧,自行車是做過不少,像KTM我就做過,碳纖折疊車也做過。這部份搞的多半是彎管模和沖壓及治具,費用一般般就幾百的層次。後來去太陽能搞的就比較大,上下開模的射出模,報價900萬,因為當時全台只有2台射出機能做。現在畫過的又更屌了,直接德國加工,因為台灣做不出來 XDDD
先講基礎概念的吧(要不然至少要分18週來講,還要期中考實作,期末考展演.)
塑膠射出成型被過去台灣光輝3C時代、各大知名國際品牌訓練、競爭、要求、產能、物超所值等無上限要求下,日益拉高模具製作的門檻,至於要和現在大陸便宜的比較那只能算是過渡時期的濫觴或是缺案子賭一把能接後面量產扳回成本罷了.先談影響模具成本的主要項目有三:
1.模具材質,常用的有P5-->P20-->NAK80-->420,價格逐漸攀升.
2.模具結構難易度,有跑斜硝、滑塊、鑽山洞(台語)、雕刻花紋、特殊(局部)咬花,熱膠道與重心配置,每多一點難度,價格逐漸攀升.
3.埋入射出或是雙料射出,要看外觀成型接受度,師傅經驗值決定附加成本.
4.(不是只有3嗎?沒錯有第四!)修模次數,無論是圖錯或是模具作錯,試模射出沒成功,就要一直修模,每修一次模具就是材料、CNC雕刻、時間重排的反覆進行,最慘是模具整副丟掉!成本也逐漸攀升.
曾經於4年前經手的最貴模具是USD35萬左右,主要是她跑了16面滑塊,從拆圖確認Kickoff到試產完成第一批,花了150天,而台灣厲害的最有經驗的模具廠老闆們,大都正在陸續退休中.以上僅供緬懷~
射出模具的機構件原本就比較多....貴很正常
但是不是貴到十倍就是另一回事情了.得有圖檔來估價才會比較準確
以及模具困難度 內滑塊 斜銷等都會影響模具價格.當然還有模具本身的材料.
至於中國的模具費用比較低,上面大師們分析的都正確.
人工成本相關的材料成本也是. 但平心論中國的模具也越來越貴了.現在跟台灣落差
沒有到以前這麼大.
但台灣的模具師傅斷層是真的.年輕人不做這個的.技術活沒人要學的一堆.很無奈的.
您的問題很籠統,我稍微整理
1.為什麼比起真空成型、旋壓等等的金屬模具,射出成型的模具都是他們的10倍以上價格?
您說的這些金屬模具屬於開放式,只需要一邊模具形狀做成型產品,而且公差大約0.2~1mm,塑膠射出模具需要公母模,公差可達0.01mm
精密度的需求不同,價差當然不一樣
2. 大陸的模具又是如何壓低價格?
您一次發包20組模具,精度與耐用性不要求,我保證台灣廠商的價格跟大陸廠商的價格接近;
目前大陸高端模具的價格比台灣開模成本高,部分高端模具開模成本已經回籠台灣,至於低精度模具,大陸還是便宜許多
3.是設計的成本居多還是製作的成本多?
主要還是精度問題,台灣模具的細節還是比大陸好,如果細節不要求的產品,大陸模具比台灣模具便宜大約2~3成,如果便宜太多,您還讓大陸廠商開模
恭喜您,您的產品大陸廠商已將幫您銷往全世界,您產品已經是國際通用品牌了
關於大陸模具台灣模具的差異,前幾天有看到討論,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
邀請一位使用者回答:
搜尋 {{ type === types.MENTION ? 'addmaker.topic.mention.member.factory' : 'addmaker.topic.mention.topic' | l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