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廠的模具價格高對岸這麼多?

看了一些討論有點眾說紛紜,台廠的塑膠射出模具就是貴中國好幾倍,有人說中國工廠模具用料差、為了搶生意,也有人說其實用料沒必要這麼好,當然也還是有人用台灣模具,到底真正差異是什麼呢?

7 個回答

模具材質:
塑膠射出模具必須長期在高溫高壓下作動,模具的材質首當其衝就很重要。
模具常用的鋼材等級大概有 P5、P20、NAK80、NAK420,P20的壽命大概落在5-10萬次,而NAK80的壽命大概落在40-50萬次。好的鋼材也可以減少產品的不良(縮水、變形、咬花)率。
人員薪資:
不能說台灣的師傅的技術一定比中國的好,但是以薪資來講,台灣師傅的工資是比中國高的,這點差距也會反映在開模的費用。後續的試模、修模等服務也是同樣的道理。
客戶需求:
模具的價格其實主導權還是在客戶端,今天如果只是想做小量的產品,客戶根本不考慮可以射到40萬次的模具,產品能生出來賺第一桶金比較重要。但是如果是注重品質跟大量的公司一定是會投入較高的成本開一個耐用且精細的模具。台灣的射出、模具廠多半接得是後者的單。

以上供您參考。

 

鋼材用料,加工精密度,後加工的精緻度, 保固/保修, 工資費用 ,利潤 計算基礎不同.

前者跟射出的次數相關. 台廠用的都是最好的, 反正不要出事就好 ,甲方都是有錢人家, 不用省這些錢.

陸廠靠的是土方法還有實際需求跟經驗來決定鋼材用那一種. 甲方常常是很小, 很窮的小公司, 新創, 產品能不能大賣都不知道, 作的出來就好..

我們自己開的第一套電蚊拍, 一套才3.5 萬人民幣, 目前射出10幾萬套了..目前還好好的活著..

加工的精密度當然就跟外觀有關. 你很要求的, 就要求多一點, 付多一點錢, 大陸也不會作出不來.

工資費用, 大陸廠拼產能, 進貨量大, 原材料成本就低, 用的機台也是大陸機台, 也比台日德的便宜很多,利用率又高,  而且很多是一條龍作到底, 加工費自然就便宜, 加上二班/三班 24小時運作 間接費用就攤下來了..

上面都比台灣便宜了, 加上競爭激烈, 毛利率也不會抓太高, 他們就作了, 總比閒置好.. 






這個真的很難一言以蔽之, 小弟剛好發包過模具在三地(日本/台灣/中國), 當然台灣的數量最多, 就塑膠模具而言, 也有區分快速簡易/一萬模次/百萬模次等等, 真的要看你的需求, 日本當然是因為技術穩定與精度較高, 台灣則是在很多條件下CP值很高, 前提要找對工廠, 中國純陸資的模具, 當然是要快又要便宜, 精度要求不高, 我則是當作拋棄式模具(單一訂單), 所以消費性+流行性產品非常適合, 但是要注意仿冒問題與材料偷料問題, 也是找對的工廠 (有經驗). 總結貴有貴的好處, 能便宜當然最好. 

再者要模具要便宜有非常多的方法, 只是通常單價比較高, 或是兩段式開模, 第一階段使用暫用模具(快速/少量), 模具費用可以少很多(數量10K以下), 第二階段再開正式模具, 通常是接到大訂單(1KK), 但是現在的訂單數量都不多, 除非是民生性/耗材性/手機類, 大單通常在大廠之間才會發生, 其他小弟就不多嘴. 

不是全台灣都厲害,就單純以我之前做金屬鑄造模具說,要求的是可以符合後面加工能夠快速導入量產。這點在台灣做不需要太擔心過度介入,當然有些還是有,通常是20年前去一波中國回來的。

對岸作法還需要有人去監督,去磨合時間,才能達到你要的品質。

一切看業主要求品質來定,沒有太過追求,其實哪裡做都沒差,選便宜的就好。

在相同水準下 對岸模具沒有比較便宜
或者更精準的說 便宜不了多少
會有這種錯覺 根據我的經驗 是因為兩個原因

1. 對岸永遠都可以找到更便宜的(更爛的)
2.台灣公司“部分”會仗著是台灣人算較貴

敝公司之前有次偶然機會,有拿到大陸開模的模具,運到台灣做射出的量產,

最明顯的就是模具的材質,材質會比較軟,模具板都很薄

台灣開的模具通常會把公模板和母模板的中間挖個洞放入模仁

模仁會用比較好的材質NAK或是P20之類的材料

可是大陸的模具可能直接把成品設計在模板上,捨棄掉模仁這個區塊

最大的差別在於:模板通常比較軟,會導致模具壽命變很差很差,當然成品的精密度無法太高

                             在量產時,如果模具鎖模時夾到,模具的成品處有傷到,會非常難修復

                              模具費的成本會非常便宜

當然還有早期大陸工廠的員工費用比較便宜…之類的

還有負責的態度也很重要,有些大陸工廠,模具開一開發現沒賺錢,或是拿到尾款之後

態度也會不太一樣

相信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希望其他先進可以補充

馬上登入,獲得最佳體驗及更多功能